文/格瓦拉同志
在古代中国,皇位的稀缺性加上其被赋予的绝对权力,不仅使得皇室成员间争得你死我活,异姓“有志之士”也是趋之若鹜。某些异性臣子因缘际会,掌控了朝政,拥有了改朝换代的便利条件,但由于种种原因,却最终与皇位“擦肩而过”,这究竟是为何呢?
1.董卓(?-192年)
董卓为东汉末年大军阀,受大将军何进之邀,进京铲除宦官集团,尚在观望之际,何进已为宦官所害。袁绍兄弟诛杀宦官时,京师大乱,董卓趁机控制朝廷。189年,董卓废少帝,立陈留王刘协为帝,自封为相国、太师。
董卓权倾朝野,不禁动了废帝自立的野心,司徒王允为匡救国难,遂与董卓义子吕布设计铲除董卓。192年,董卓在入宫途中被吕布所杀,并被灭三族。
2.曹操(155-220年)
曹操以“奉天子以令不臣”的名义征伐四方,先后消灭吕布、袁术、袁绍、刘表、马超、韩遂等割据势力,又征服南匈奴、乌桓、鲜卑,基本上统一北方,成为三国时期最有实力的集团。
展开剩余82%随着势力的壮大,曹操的官爵也在不断的上升:208年被封为丞相,213年进爵为魏公,216年又进封为魏王、加九锡,成为实际上的皇帝。但一直到去世,曹操也没有做出正式称帝的举动。
3.司马昭(211-265年)
司马昭为曹魏权臣司马懿之子,司马师之弟,255年继承兄长担任的大将军职务,专断曹魏大权。司马昭执政后加快篡位夺权的步子,在弑杀皇帝曹髦、消灭蜀汉以树立权威的同时,其官爵不断上升:263年进爵为晋公,264年进爵为晋王,并加九锡,官拜相国。
265年,司马昭计划废魏自立,但在计划实施前,却罹患重病翘了辫子,未竟的事业只能由儿子司马炎来完成。
4.桓温(312-373年)
桓温因姿貌伟岸、风度不凡,被晋明帝召为驸马。345年,桓温被任命为荆州刺史,以此为根据地西灭成汉政权,又三次出兵北伐,因功勋卓著,被封为大司马,执掌朝政十余年,权倾朝野。
桓温晚年急欲称帝,于是逼迫朝廷为其加九锡,居中执政的谢安、王坦之见桓温病重,故意拖延不办,使得桓温至死都未能实现心愿。30年后,其子桓玄称帝,桓温才被追尊为皇帝。
5.尔朱荣(493-530年)
北魏孝明帝元诩为逼迫胡太后交权,于是密诏大军阀尔朱荣进京,事情败露后,孝明帝为胡太后毒杀。528年,尔朱荣借口为孝明帝报仇,进兵洛阳并杀死胡太后、幼主元钊及王公大臣两千余人,史称“河阴之变”。
尔朱荣掌控朝廷后,扶立孝庄帝,自封为大将军、太原王,凭借镇压葛荣、万俟丑奴叛乱的大功,意图称帝。530年,孝庄帝诓骗尔朱荣入宫,并将其杀死。
6.高澄(521-549年)
高澄为东魏权臣高欢长子,15岁时便进入东魏朝廷辅政,17岁时执掌吏部,19岁时担任大将军。547年高欢去世后,高澄继承父亲渤海王、大丞相的职务,时年才26岁!
高澄一旦稳定了政局,便积极谋划改朝换代之事,只可惜在称帝前夜离奇地死于厨师兰京之手,时年才28岁。高洋建国后,追谥兄长为文襄皇帝,庙号世宗。
7.宇文泰(507-556年)
宇文泰起初跟随北魏大将贺拔岳平定关陇,贺拔岳被部将暗杀后,余部推举宇文泰为主,割据关陇,长期与高欢对峙。534年,宇文泰扶立元宝炬为帝,建立西魏政权,本人则担任大丞相职务。
宇文泰专断朝政24年时间,是西魏实际上的皇帝。556年,宇文泰计划在北巡结束后称帝,结果却病死于途中,职位由嫡长子宇文觉继承。翌年,宇文觉称帝,追尊宇文泰为文帝。
8.任得敬(?-1170年)
任得敬本为北宋西安州通判,1137年投降西夏,并将其女儿献于西夏崇宗,因女儿被立为后,官拜都统军。仁宗即位后,任皇后被尊为太后,任得敬以外戚身份任尚书令、中书令,不久进封为国相,完全控制军政大权。
1170年,任得敬强迫仁宗分夏国疆土之半归其统治,建国号为楚,并要求金国承认,被金世宗拒绝。仁宗在金国的支持下,设计捕杀任得敬及其宗党。
9.杨秀清(1823-1856年)
洪秀全虽是拜上帝会的教主,但杨秀清却掌握了“代天父传旨”特权,成了太平军实际上的主人。永安封王时,杨秀清被封为东王,并担任太平军统帅,集教权、政权、军权于一身,在进入南京后更是权倾朝野。
1856年8月,杨秀清再次动用“带天父传旨”特权,要求洪秀全让位。洪秀全恼羞成恨,密诏北王韦昌辉“勤王”,杀死杨秀清,并将其家属、部众全部诛戮。
10.曾国藩(1811-1872年)
曾国藩创立湘军,浴血奋战十余载,终于平定太平天国之乱。此时的曾国藩,不仅手握雄兵百万,而且掌握江南巨大的财富,若此时兵锋北指,推翻腐朽没落的满清朝廷,自己建国称帝,可谓不费吹灰之力。
然而面对部众四次劝进,曾国藩皆以名节大义予以拒绝,终其一生都对满清衷心拥戴,始终不肯迈出称帝的步子。1872年,曾国藩病故,被追封为太傅,谥号文正。
发布于:天津市